中国足球最黑暗的那几年到底是哪几年啊?那几年发生了什么?
准确来说,我们黑暗了足足四十年。
而我们做了以下毁灭足球根基的做法。让中国足球还没完全准备好,就被迫进入市场化。【注①】
于是导致了:
足球市场瞬间过热,足球运动员瞬间身价倍增
刚刚从专业化体制出来的足球运动员,收入倍增,没有理财观念,没有职业观念,然后肆意挥霍,包括黄赌毒等不法途径。于是足球运动员形象一步步坠落。
看见足球市场火热的各省市政府,热衷于打造“足球名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让自己省市的球队打假球,“做人情”。
对青训没有调研透彻,强制市场化,强行校园足球,取消专业体制。导致大批足球学校成立数年就倒闭,校队过度专业化,然后家长放弃足球,职业俱乐部梯队数量不足,未成体制。许多省市的运动员根本没有加入职业球员这个领域的机会。真正有天赋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走上职业道路,即使走上了,也只能早早放弃足球。
过度关注成年队战绩,甚至在春晚舞台羞辱足球运动员,让所有男子足球运动员穿上国家队队服之后感受到的是羞辱和压力,而不是荣誉和拼搏。你凭什么让一个出生在踢球就是耻辱,身为足球运动员百分之九十九就是群众眼里不爱国的国家的运动员感受到荣誉感而非耻辱感?感受到什么喜悦?
对职业足球认识不到位,规则研讨不透彻,联赛制度不稳定。多次停止升降级,多次修改联赛规则,转会制度不完善,无数球员失去到顶级联赛效力的机会。
于是红塔山会议以来的足球,基本上是这样发展的:职业联赛丑闻频发,罢赛、停赛、退出、迁徙、假球、赌球的现象比比皆是。中超/甲a的品牌价值几乎归0。导致足球收益低,收入低。足协/俱乐部投入低,联赛竞赛水平低,很多国外的设备/资源/技战术理念我们根本没有。于是和日韩以及其他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国字号和洲际赛事常年成绩不佳。青训投入几乎没有。许多职业俱乐部只有几个梯队,与欧洲/亚洲动辄数级梯队差距甚远。理念更新不及时,青训赛事少,甚至连全国性青训赛事都几乎难以组织起来。各地青训以练代赛,球员成长后缺乏高质量比赛经验,在成年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能力极差。于是足球运动员一无高薪,二无保障,三来,训练极其枯燥,四来招骂,五来浑身是伤。于是最后只有极少数人成为了职业球员。
最后我们的中超就变成了一个连能成为职业球员都难找的联赛注①:1985年,中央为奥运会制定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突出单项,重点发展能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项目”的方针。三大球尤其足球的专业队伍,由于人数多,金牌少,经济效益低,被各省市大幅削减。专业时代足球项目一度只剩下八支球队。风雨欲来的中国足球,为求自保,选择了走向市场化。-《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战略分析-以中超俱乐部为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hongyun75.com/post/2147.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_24直播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