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卡塔尔足球世界杯圆满结束,阿根廷夺得第三个世界冠军,梅西顺利的加冕球王,阿根廷国内掀起了狂欢,甚至放假一周庆祝,为什么足球对阿根廷人这么重要?
今天解读的《脏脸天使:足球阿根廷史》将会为你带来答案。作者简介 · · · · · ·乔纳森•威尔逊,英国著名足球记者、专栏作家,足球季刊《暴雪》主编。出版足球类书籍包括:为名帅克拉夫撰写的传记《没人说过谢谢你》,描绘东欧足球的《铁幕之后》,分别用十场经典比赛剖析英格兰队和利物浦队的《三狮十战》《红军十战》,讲述桑德兰队故事的《转变》,将目光投向门将的《局外人:门将的文化史》,以及刻画和探寻阿根廷足球的《脏脸天使:足球阿根廷史》。他为《卫报》《体育画报》《世界足球》等媒体撰文。他所著的《倒转金字塔》一书获英国体育俱乐部奖。引用自豆瓣读书
1、世界各地的足球运动多是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英国侨民带去的,阿根廷也不例外,刚开始足球主要在侨民当中流行。1884年,赫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创办英语高中,并将足球设为核心课程。赫顿高中既招收侨民子弟,也面向本地精英,足球突破圈层,在侨民以外的群体中流行起来。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1893年,5个实力最强的俱乐部成立了阿根廷足球协会,开启联赛。这是英国本土以外第一个足球联赛,延续至今将近130年。
3、足球从流行于侨民群体的英式运动,发展成全民投入的阿根廷第一运动,这对于阿根廷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1916年,恰逢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为表庆祝,阿根廷组织南美足球锦标赛,也就是后来的美洲杯。国际比赛让阿根廷人同仇敌忾,增强了凝聚力,亮眼的战绩又能提升自豪感。在阿根廷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足球功不可没。
1、1930年代起,阿根廷经济一落千丈,从发达国家退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导致消费降级,文化类消费首当其冲被砍掉。唯独足球仍然受欢迎。甲级联赛场场爆满,球星收入不断走高。很多人把足球当成黯淡岁月中唯一的精神慰藉。
2、1946年至1974年,胡安·庇隆三次担任总统,并推行庇隆主义。足球成了庇隆拉拢选民的主要抓手。他不断加大对足球的扶持力度,还将自己包装成超级球迷。与此同时,庇隆却阻止阿根廷队参加国际比赛,以防战绩不佳,影响到政权的稳固性。这导致阿根廷足球故步自封,自绝于国际足坛之外。
3、庇隆给阿根廷足球造成的另一个长久性伤害,是利用足球操弄政治议题。例如,利用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争议,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将英国队和阿根廷队的足球比赛视作两国的对抗。
4、1976年,武装部队总司令魏地拉通过政变上台,实施军政府独裁。为增加合法性,他效仿庇隆,大玩足球政治。1978年,第11届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军政府斥巨资兴建球场,还指示官方媒体开足马力,为阿根廷队造势。在魏地拉的操纵下,阿根廷队夺得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5、1982年4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阿根廷惨败;6月的西班牙世界杯上,阿根廷队表现糟糕,小组未能出现。颜面无存的军政府倒台。
1、天才球员马拉多纳横空出世,他征战西甲、意甲,用三个赛季将意甲弱旅那不勒斯带到冠军位置。那不勒斯球迷爱他爱得发疯。意大利世界杯上,马拉多纳领衔的阿根廷对阵东道主意大利,比赛就放在那不勒斯举行。当地球迷一边为祖国加油,一边为马拉多纳喝彩。
2、1986年,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征战墨西哥世界杯。在1/4决赛中阿根廷撞上英格兰,凭借“上帝之手”和“世纪进球”,马拉多纳帮助阿根廷2:1力克英格兰,报了马岛之战的一箭之仇。此后阿根廷队一路高歌猛进,夺得该国历史上第二座世界杯冠军。自此,马拉多纳成为阿根廷人心目中永远的神。
3、马拉多纳退役后,新一代球王梅西接班。从2004年进入巴萨一线队至2021年合同到期,梅西共出场778次、进672球,场均0.86个,另有305个助攻,帮助巴萨斩获35座冠军,包括10个西甲冠军、4个欧洲冠军杯冠军。梅西个人,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奖都各拿了6次,球王称号实至名归。
4、阿根廷足球面临的困境:
1)政治过度干预。在阿根廷,不少政客把足球当做笼络人心、操纵议题的利器,几乎每位总统都会对足球指手画脚。而政治的频繁介入,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是有害的。在政客的操弄下,阿根廷人普遍对足球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球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一旦表现不佳,就要承受舆论风暴。球员被球迷枪杀的惨剧也时常上演。
2)人才严重流失。20世纪下半叶以来,阿根廷经济一直在衰退,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受大环境影响,阿根廷足球产业难以振兴,俱乐部常年亏损,只能靠把球员出售给欧洲豪门维生。结果联赛水平越来越低,足协穷得叮当响,连员工工资都拖欠,更不要说完善训练体系了。梅西退役后,已经没有接班人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hongyun75.com/post/9479.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_24直播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